自醉驾入刑一年多来,酒驾现象已明显减少,但晚上饮酒后第二天驾车属不属酒驾?在7月24日早高峰期间,烟台交警一大队民警在环山路查纠的一辆摩托车,险些因隔夜酒被查出酒后驾驶。警方提醒:由于个体差异及饮酒量的不同,建议驾驶者饮酒后至少间隔24小时再驾车。
昨天早上7时50分许,在环山路与上夼西路交叉口,一辆踏板摩托车驾驶员因未戴安全头盔被交警一大队民警拦下。民警示意其停靠路边接受检查,在检查证件时民警闻到该驾驶员身上有酒味,民警询问其有没有喝酒,“才八点多我早饭都没吃怎么可能喝酒!”该驾驶员“义正言辞”。但这并没有消除民警的怀疑,民警对其进行酒精呼气检测,检测结果该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为15mg/100ml。在事实面前付某不得不承认“昨天晚上喝了一点酒,早上起来嘴巴里面有酒味,感觉自己开车应该没问题,一大早就骑车出来了”对于该驾驶员的险些酒后驾驶的行为,民警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虽然“隔夜酒”未酿成酒后驾驶的违法行为,但同样十分危险。
对于此,记者专门咨询了医院工作人员,接了解,在通常情况下,人饮酒后2至5分钟即可在血液中发现酒精,随后酒精会在肝脏里逐渐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被吸收、分解、代谢。但由于每个人对酒精吸收和分解的快慢不同,因此喝了“隔夜酒”驾车是否构成酒驾也因人而异,有些人喝酒后几个小时酒精浓度已经低于酒驾标准,但有些人甚至喝酒十多个小时后,血液酒精浓度仍然处于超标状态。
交警一大队执勤民警也告诉记者,近几年的酒后检查中发现了几起“隔夜酒驾”的违法行为,大队民警就曾经查获过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在内的十余起“隔夜酒驾”的违法行为,这说明驾驶员还未意识到“隔夜酒驾”的危害。“盛夏期间,昼长夜短,部分驾驶员前一晚喝酒喝到很晚,甚至到凌晨,第二天清晨开车仍旧昏昏沉沉,这样驾驶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交警说。因此,“隔夜酒驾”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驾驶员一定要重视。如果被交警检测出酒精含量超标,那么也将按照规定接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