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9月27日16时讯 (记者 陈丹)今年国庆8天假期,不少家长都准备带着孩子出游,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熊菀教授提醒:在尽情享受美景美食的同时,不能忽略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突然改变饮食习惯 谨防腹泻
熊菀教授说,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弱,因此,更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胃肠不适。
如果刚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家长要注意充分保证孩子的休息,让孩子尽快恢复体力,消除疲劳。
在外地品尝当地美食,应注意不要突然改变孩子日常的饮食习惯:如在平时并不吃烧烤、海鲜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让孩子摄入易上火或过敏的食物,尽可能为孩子选择对肠胃刺激小、容易
消化的食品。另外,吃东西不应太杂。若有肠胃不适,可先吃调节肠道功能的药,情况重者及时就医。
身体状况不佳的孩子,父母应该在外出前就到医院咨询儿科医生。出行前可以给孩子带些调节肠道功能的药、感冒退烧药、藿香正气水等,用以防治因饮食问题引起的腹泻。
另外,熊菀表示,年龄太小的孩子不主张去高原或风险比较大的旅游景点,而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适宜长途旅行。
气温多变 及时加减衣物防止感冒
秋分后,气候开始变得干燥,各地气温也开始下降,早晚温差逐渐增大,旅行者稍不注意,就易患上感冒,严重时还会出现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
对此,熊菀教授提醒出游者应根据当地气温适时增减衣物,不要过分贪凉。一旦有发烧、咳嗽、头疼、浑身疼痛等呼吸道感染的征兆,应尽量减少外出,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被动物咬伤 请及时送医
虽然野外空气清新、风景很好,但难免有蛇虫动物。家长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环境,远离杂草、乱石、洞穴、杂物堆等。野外最好着长裤及较高筒鞋袜,避免野兽蚊虫咬伤。被蛇追赶时,可采用“之”字路线躲避。
如果被动物咬伤,应立即用柔软的绳或带结扎在伤口上方,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扩散,并尽快送医。
重在预防 发生意外伤害后最需冷静
风景区内可能有许多悬崖、湖泊、高山等危险地段。在出行路上,家长一定要看护好小孩,以免发生高处坠落、骨折、颅脑外伤等意外伤。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翟瑄教授提醒家长,最重要是预
防,但如果遭遇意外伤,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才可能正确处理孩子的伤情。
如果发生颅脑外伤,一定要禁食限水,静卧放松,避免情绪激动;迅速止血,压迫伤口;伤员应取平卧位,不垫枕头,头后仰偏向一侧;如有呼吸困难,应用双手放在患者两侧下颌角处将
其下颌托起,清除口腔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试图用拍击或摇晃的方法去唤醒昏迷的伤员;最后,让伤者保持平稳,快速运送到附近的医院。
如果发生脊柱外伤,应固定头部,让头和躯干同轴转动;原位搬运,应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搬运,且固定伤员不能移动,尤其不能采用一人抬腋窝部、一人抬下肢的方法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