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饮食
快速搜索

荔枝干的功效与作用

2015年08月24日

荔枝干的功效与作用

荔枝干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1)味甘、酸,性温。

(2)功用:益心肾,养肝血。

荔枝干药膳方选

1.主治颈淋巴结核:

取干荔枝果50克,海藻15克,黄酒适量,水煮食之,每天1剂,疗程不限。

2.主治淋巴结核及疔毒:

①取荔枝数个,捣烂似泥,外敷患处,每日1次。

②取荔枝干5—7枚,海带15克,加黄酒适量,水煎服。

3.主治呃逆:

取荔枝500克,连壳烧灰,研末,温开水调服。

4.主治气虚胃寒:

取5枚荔枝肉,煮酒1小杯,数服后有效。

5.主治脾虚泄泻:

①取干荔枝肉15克,大枣3—5个,水煎常服。

② 取干荔枝肉15克,扁豆30克,水煎服,每日1次。

6.主治老人五更泻:

取荔枝干5枚,合春米一把,或酌加淮山、莲子,煮粥吃。

7.主治妇女贫血、虚弱:

取荔枝干果、大枣各7枚,水煎服,每日1剂。

8.主治血崩:

将荔枝壳烧灰存性,研末,每次服6克,黄酒空腹调服。

9.主治小儿遗尿:

每日吃荔枝干约10枚。

荔枝干炖莲子

荔枝干20粒,莲子60克。将荔枝干去壳和核,莲子去心,洗净后放在陶瓷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用中火蒸熟服用。

功效:

荔枝干营养丰富,民间历来认为是补品,能补血滋脾;莲子的作用主要是补脾固涩,两者合用,配伍恰当,因此常用来治疗脾虚型月经过多。

怎样DIY荔枝干

荔枝干的制作材料:

主料:

荔枝。

荔枝干的做法:

原料选择→预晒→烘焙→发汗→烘干→散热→包装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

应选果形大而圆整、肉厚核小,干物质含量高、香味浓、涩味淡的七至八成熟的原料,壳不宜太薄,以免干燥时裂壳或破碎凹陷。加工品种中以“糯米枝”和“元香枝”等为佳。

2.干燥:

干制荔枝干100公斤,约需鲜荔枝360~380公斤。干燥方法有日晒法和火焙法两种。日晒法就是把带穗剪下的鲜荔枝均匀的排列在竹匾内,放在烈日下曝晒,每天翻动一遍。当晒至七八成干度时,把竹匾里的荔枝堆拢,用麻袋盖住,让它回潮,使果肉内外干潮均匀。回软后再在阳光下继续日晒,晒至八九成干时,果壳褪色,在烈日下用喷雾器喷射少量水分,果壳又会转红。此次曝晒时间需要20~25天。

火焙法是先将选出的果实铺在竹匾内放置烈日下预晒2~3天,使果实一部分水分蒸发,再将荔枝摊放在烘焙的棚面上,焙灶以砖砌成,内燃木炭。第一次烘焙24小时,每2~3小时翻动一次,然后将经烘焙的荔枝放入竹箩或竹囤内,竹箩下部铺谷糠,上面盖麻袋、草席等。回软3天,使果肉干湿均匀。最后再次放入焙灶,使果实干透。

3.散热:

待干燥后,散去余热。

4.包装:

荔枝干易破碎,一般用大箱包装。木箱四周衬焙干箬叶,中间最好用隔板隔开,以减少撞擦。装箱时要装实,装足,以减少搬运损耗。

怎么吃荔枝干才健康

荔枝干除药用外,还可以作为平时的食品或零食,但不宜吃过多。很多人以为新鲜荔枝新鲜桂圆要上火,晒成干的就不会上火。其实,干的荔枝和桂圆也偏热,阴虚病人最好不要吃干荔枝和桂圆。

中医认为,荔枝属于温性湿腻的食物,多吃易“上火”和消化不良,可导致便秘、牙龈肿痛、面部痤疮、口腔溃疡以及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所以虚火偏旺及湿热体质的人不宜食用。若大量食用荔枝,会使人脸色苍白,产生头晕、心慌、出冷汗、乏力等症状,这是由于荔枝引起外源性低血糖反应所致,医学上称之为“荔枝病”。可把荔枝连皮浸入淡盐水中,冰后食用,不仅不会上火,还可增加食欲。如果泡上一杯用荔枝叶(晒干)煎的荔枝茶,还能解吃荔枝多而产生的滞和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