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公元前5世纪就存在以我们的生活当中了,古希腊的一位希波克拉底学派当时将癌症叫为“螃蟹”,来表达癌症无可救药的气势,它成为当时法国人民死亡的头号杀手。
面对这个继续疯狂肆虐的古老祸患,除了用更先进的医学手段回击,如何科学选用食物、避免癌从口入,也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挑战。
在癌症发病过程中,哪些食物是“帮凶”,哪些能起到预防作用,哪些能修复受损的细胞功能?5月期的《新观察家》杂志介绍了法国著名癌症专家大卫?凯亚特教授的新作《抗癌的有效食谱》(以下简称《食谱》),该书呼吁人们改变生活习惯,关心自己的餐桌,遏制癌病的发展。其中提到的一些新发现和新观点,已在法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改生活方式可防三成癌
《新观察家》的报道指出,癌症危及五成法国男性和三成法国妇女的健康,但癌症之祸没有国界。全世界死亡率比较高的8种癌症分别是:前列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口腔癌和咽癌、淋巴瘤、膀胱癌、肾癌。《食谱》中形象地介绍了恶性肿瘤细胞的发生过程。一个健康的身体,随时处在生与死的动态平衡之中。细胞到了一定的时限,就开始有计划地走向死亡。如果某个细胞逃脱了这个过程,并且不断分裂,癌变也就由此发生了。其实,人体内各个部位都有恶性细胞发生,唯有极少数的“坏分子”能在肝、肺等器官内落地生根,而这些细胞有时需要在人体内“潜伏”若干年后,有时甚至在15年后突然对人体发起“致命一击”。
恶性细胞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其原因医学界迄今为止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有一些因素已得到公认,比如导致细胞功能紊乱的一些因素:基因遗传、环境污染、高压线干扰、残留农药、食品添加剂等。因此医学界认为,约三成的癌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