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饮食
快速搜索

“沟口老神曲茶”濒临失传

2015年03月25日

    神曲茶,是用山普姜、山油麻和薄荷等中草药混和后经发酵制成,有消食和中、除湿解暑等功效,是旧时贫苦人家的“四季平安茶”,远销香港及东南亚各国,但如今已难觅这种居家良药,在揭阳市东山区沟口村,记者有幸见到了闻名海内外的“沟口老神曲茶”,但见制茶的大多是老人。     全村只剩下三四户制茶人家:     解放前,沟口村几乎家家户户做神曲茶,产品外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很受华侨及当地居民欢迎。年纪最大的制茶老人黄宏江告诉记者,他从10岁起便跟随祖父、父亲做神曲茶,现年已75岁了,已有60多年的制茶工龄了。改革开放以来,沟口村模具生产兴起,全村人主要劳动力转向做模具。村里现在只剩下三四户人家“业余”做神曲茶,而且主要是为了完成汕头药商三番五次上门来“定购”的任务。     制作繁琐赚钱少后继乏人:     据制茶的老者介绍,制作神曲茶首先要到野外采集草药,主要是普姜、薄荷和山油麻枝叶等。以前采集原料,由于交通不便,便租用木船,雇上三四人,沿榕江而下,至汕头转道韩江逆流而上进入大山里。顺风航行可升帆;若遇顶头风,则要靠人上岸拉纤,步履艰难地前行,每次往返数百公里,有时直达大埔县,高陂等地。如今陆路交通畅达,采药则改用汽车运输。     由于用料的讲究,原料采集齐备后,要靠人工用特制的大砍刀把山普姜等草药砍成一颗颗谷粒般长短的碎条。这细致的活儿只要做个把钟头,手便酸痛,一整天下来,浑身累得直不起腰,不小心还会砍伤手指。原料砍细之后,除去粗茎,放在屋里堆积、发酵,时间长短要视气温而定,一般是40天左右。草药发酵后,取出放到石臼里捣成膏状,筛掉不烂枝茎,用木模压实,再取出用手工做成如苹果大小圆球状,用干湿适当的莲叶包裹,成型后经太阳晒至完全无水份,才可装袋入库,整个过程最少要花费3个月,碰到阴雨天时间更长。     由于做神曲茶仍停留于手工作坊式制作,时间长、工序繁琐又特别累人,赚钱又少,所以青年人都不愿做。面对这样的局面,老人们无不忧虑:“沟口老神曲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会因此而失传。

相关阅读